江油惊现大量45亿年前的珊瑚化石,种类

江油发现

“快来看哪!我们这儿修路,挖掘机挖出了很多天麻、牛角、蜂窝、海参、海螺、贝壳、毛毛虫的化石!”9月28日,记者接到四川省江油市六合乡吉安村村民报料,马上与在江油带学生实习的地质学专家赶往现场。

六合乡位于江油市东北部山区,距江油城区公里,幅员面积.8平方公里。从江油城区出发,开车要两三个钟头才能到达。

在六合乡吉安村修路现场,果然发现很多村民所说的那些化石。经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学系教授梁金龙仔细勘测,这些化石都是距今4.5亿年前的珊瑚化石:“蜂窝”“海参”“毛毛虫”等是复体珊瑚,“天麻”“牛角”“海螺”“蜗牛”等是单体珊瑚。

梁金龙说,古生代包括寒武纪、奥陶纪、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奥陶纪在地质学上,指4.85亿年~4.43亿年前这段时间,可分为三个时期:奥陶纪早期(4.85亿年~4.70亿年前)、奥陶纪中期(4.70亿年~4.58亿年前)、奥陶纪晚期(4.58亿年~4.43亿年前)。

珊瑚是腔肠动物门中最大的一个纲,有多种,均为海产,自奥陶纪中期开始大量出现后,一直延续到今天。幼小的珊瑚虫,往往在海洋中自由自在地游动,但长到成虫后,就固定在岩石上或“先辈”石灰质骨骼上。只有到了晚上,这些成虫才伸出触手,捕食浮游生物,消化之后又分泌出石灰质,塑造自己的壳体。此外,珊瑚虫采取分裂增生的方法进行繁殖,这样就越繁殖越多,越“长”越大,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形成了珊瑚石。

在修路现场,记者看到,很多珊瑚都是单体珊瑚,从几毫米到几十厘米不等,通常都有体壁围绕,表面饰有粗细不等的皱纹。复体珊瑚多呈致密的块状体。

据了解,4.05亿年前的泥盆纪,鱼类才开始出现;2.3亿年前的中生代三叠纪,恐龙才开始出现。可见珊瑚这个物种的古老!

梁金龙说,在远古时代,海生动物死亡后通常都能变成化石,这是因为海生动物死亡后沉到海底,被软泥覆盖。软泥在后来的地质时代中变成页岩或石灰岩。较细粒的沉积物不易损坏生物的遗体。

后来由于海陆变迁,地球气候变冷和海洋退却,发生了地球史上第二次物种灭绝事件,珊瑚等大量海生动物在劫难逃。这次在江油北部山区发现大量珊瑚化石,对研究该地区的地质构造,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材料。

来源:江油电视台

点,看江油城VR全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huash.com/shtd/817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