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热点简析之南海问题

北京正规酒渣鼻医院 http://news.39.net/bjzkhbzy/210512/8941331.html
南海问题海洋地理热点南海问题的来龙去脉?中国南海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全民海洋意识

关键词:南海问题,现状,开发,保护

“南海诸岛是南海中中国许多岛屿、沙洲、礁、暗沙和浅滩的总称。它们分布的范围很广,南北绵延公里,东西分布约公里,共有岛、礁、沙和滩多个。诸岛北起海岸附近的北卫滩,西起万安滩,南至曾母暗沙,东北至黄岩岛。自北向南大致可以分为东沙、西沙、中沙、和南沙四大群岛。其中西、南、中沙群岛位于中国南海的西南部,由多个岛、礁沙组成,海域面积多万平方公里,是我国最南端的土。”南沙群岛则是分布范围最广、岛礁数量最多的一组大群岛,国际习惯称其为“斯普拉特利群岛”。南海问题的焦点就是最南端的南沙群岛。目前,周边许多国家不仅对岛群提出了主权要求,而且还占领了大部分岛礁,对其附近海域进行疯狂的资源掠夺。中国的海洋领土和海洋权益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和挑战。

01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在一些岛屿上中国最早发现、命名南沙群岛,汉朝中期中国人已经发现了经南沙群岛到印度洋的航线。此后,历代政府不间断地对南沙群岛行使实际管辖。唐朝时南沙群岛划归琼州府管辖。到清朝时中国人民在南沙海域捕鱼,并居住。清朝将南沙群岛划入中国版图。从最早发现到拥有主权,再到开发和利用,中国都远远早于其它国家,对此我们都有充分的历史依据和法理依据。

多年来,不少国家政府和国际会议的决议也承认南沙群岛是中国的领土。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其中就包括南沙群岛。年的《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及其它国际文件明确规定把日本窃取的领土归还中国,这自然包括了南沙群岛。日本战败后,年12月,当时的中国政府指派高官赴南沙群岛接收,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并立纪念碑,派兵驻守。日本政府也于年正式表示放弃对“台湾、澎湖列岛以及南沙群岛、西沙群岛的一切权利和名义与要求”,从而将南沙群岛正式还给中国。对于这一段历史的经纬,各国都十分清楚的。事实上,在此后的一系列国际会议和国际实践中,美国也一直承认中国对南沙群岛的主权。20世纪30年代之前,没有任何国家包括南海周边的国家对中国拥有南沙群岛提出异议。20世纪70年代以前,英、法、美、苏等国出版的《世界地图集》,以及各种文献和权威的百科全书均清楚地将南沙群岛标属于中国。

历史和法律依据均证明,中国对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任何其它国家单方面对南沙群岛采取行动都是对中国领土和主权的侵犯,是非法的、无效的。

02南海问题的由来和现状

其一,其本身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南海位居太平洋和印度洋、亚洲和澳洲来往的“十字路口”,自古就是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陶瓷之路”。南海北部的台湾海峡和西南端的马六甲海峡十极具有战略价值的海上要道,国际上一直有观点认为,谁控制了南海,谁就控制了东南亚,从而控制了西北太平洋和澳洲大陆。就南沙群岛来说,通过它的航道是一条“宝路”。它位于整个东南亚地区的腹地,周边国家都力图以南沙群岛为依托来扩大战略纵深。

此外,南沙群岛海域还有许多“宝物”。专家保守估计,南沙油气储量超过亿吨,占南海油气资源的一半以上,有“第二波斯湾”之称。南海石油不仅含硫量低,而且基本位于—米之间的易开采层。今年,科学家又在南海发现大量的俗称“可燃冰”的天然气水合物,并有望在年进行试开采。介入南沙争端的几个国家对油气依赖度都很大,因此,几个国家纷纷对南海资源进行掠夺性开采。

其二,与国际法存在的缺陷有关

年制定的《联合国海洋公约》在一定程度的公平意义上确立了海洋秩序,但它引入“专属经济区”的新概念时,却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没有给予明确的界定。它允许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存在多条分界线,其结果是,由于各方对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界定不同,就为冲突埋下了隐患。《公约》还规定,一个岛屿(涨潮时露在海面的岛屿)可以为一国提供海里的专属经济区。这样,有关国家就有了“理由”并不属于他的岛屿。

其三,中国长期以来未能对南沙群岛实施有效管理,这是最为重要的原因。二战后,中国虽然收回了南沙群岛的主权,但只在其中的太平岛上驻军。后来,逐个发生内战,国民党败退台湾,造成了大陆和台湾省无力全面管辖治理群岛的尴尬局面。试想,如果中国统一强大,他国又如何染指南沙?

南海周边各国纷纷大力推进军队现代化,以期武力维护其在南海的既得利益,同时,美、日、印等大国加强了向南海的军事渗透,从而使南海问题进一步朝着复杂化、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形势不容乐观。当前的这种情况,使南中国海日益成为巴尔干式的“火药桶”。

03解决南海争端的几个方案

(一)南海的保护

1、构建全民海洋意识

2、中国可利用南沙西沙群岛巨大的礁盘建筑人工岛

3、建议派兵驻守曾母暗沙

4、借鉴中越北部湾划界谈判解决部分海域争端,间接保护南海资源

(二)中国南海的开发

1、国内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

2、对邻国实施“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原则

南海所涉及方方面面,都使我们有责任维护国家的领土主权,有责任去了解南海、认识南海、开发南海

试题链接

10.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南海诸岛是中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西沙群岛地处热带中部,属热带季风气候,炎热湿润,但无酷暑。以永兴岛为例极端高温34.9℃,极端低温15.3℃,年平均气温26.5℃。年降雨量毫米。西沙群岛是最易受台风侵袭的地区。

材料二甘泉岛(北纬16°30′,东经°35′)位于中国西沙群岛永乐环礁上,在珊瑚岛西南2海里处,岛上有中国最南端的文物保护单位ー“西沙甘泉岛唐宋遗址”。甘泉岛是西沙群岛中出露最晚的岛,地势较高,四周为沙堤围绕,岛中心由潟湖干涸演化形成平地,周围珊瑚礁环绕;岛上有一口古井,井水清澈甘甜适宜使用,也是西沙为数不多具有淡水的岛屿

材料三南海诸岛及甘泉岛图

(1)南海诸岛有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分析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

(2)分析甘泉岛上井水甘甜的原因。

(3)如果有人打算到甘泉岛定居,在基础设施建设时,应考虑哪些影响因素

(1)地处低纬,终年高温;冬季受亚洲高压影响,盛行东北季风;夏季受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的影响

(2)形成晚,因蒸发积累的盐分少;地势较高,且四周沙堤围绕,地下水受海水影响较小;中间低地接纳雨水(淡水)后下渗,成为井水主要的补给来源,井水含盐量小

(3)完善通讯联络设施,保障对外联系畅通;建筑物地基抬高,以防台风和潮汐形成的潮水淹没;控制建设规模,保持自然生态

(1)热带季风气候的成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南海诸岛地处低纬,终年高温;冬季受亚洲高压影响,盛行东北季风;夏季受南半球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向右偏转形成西南季风的影响,盛行西南季风。

(2)环岛沙堤的形成原因是泥沙堆积;由材料“甘泉岛是西沙群岛中出露最晚的岛,地势较高,…周围珊瑚礁环绕”可推出甘泉岛出露是地壳抬升作用,地势较高使得周围海水较浅;珊瑚虫遗体在周围的浅海堆积成坏形浅滩;海浪从深海区携带泥沙,在浅水滩上减速沉积。

(3)有人定居基础设施应通水、通电、通路等,因此应完善通讯联络设施,保障对外联系畅通;建筑物地基抬高,以防台风和潮汐形成的潮水淹没;控制建设规模,保持自然生态

热带季风气候成因、地质作用、基础设施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huash.com/shjg/730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