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生物给你会呼吸的痛火珊瑚

点击蓝字和我一起玩耍吧

祝愿全球疫情早日结束!

好久不见!

第二轮水逆终于结束了!我也该潜出水面,见见太阳了~

今天看到一位潜水员被海葵大面积蜇伤的照片,突然想写一篇有关海洋危险生物的文章。

潜水员们基本都认识或至少听说过狮子鱼、海蛇、箱型水母、蓝环章鱼、扳机鱼、石头鱼等危险生物,也知道一旦遇到应主动避让。

但有一种危险生物,很容易被潜水员们忽视,却又常受其所害,那就是今天要说的火珊瑚。

生物学分类

界:动物界Animalia

门:刺胞动物门Cnidaria

纲:水螅纲Hydrozoa

目:花水母目Anthoathecata

科:千孔螅科(千孔珊瑚科)Milleporidae

属:多孔螅属(千孔珊瑚属)Millepora

英文名:Firecora

火珊瑚,又称两叉千孔珊瑚或刺珊瑚。火珊瑚虽然样子看起来像珊瑚,但其实并不是珊瑚,火珊瑚和珊瑚都同属于刺胞动物门,顾名思义,这个分类下的动物们都拥有有毒的刺细胞(Nematocysts)。

火珊瑚的外表看似无害,但它的刺细胞的毒性尤其强,相信不少潜水员都有被它“蜇”过的经历。火珊瑚属于刺胞动物下四个纲中的水螅纲(Hydrozoa),而真正的珊瑚都是在珊瑚纲分类下的。火珊瑚和真正珊瑚还有一个共同点是都可以分泌石灰质骨骼,有造礁功能,而从生物特征来看,它们却更接近于水母及海葵。

分布区域

火珊瑚广泛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水域,日本南部至澳大利亚、印度洋、红海、非洲东部海岸、马达加斯加、太平洋、加勒比海、巴西东部海岸等。它们在浅水礁石坡和泻湖中也很丰富,深度可达40米。

主要分布:澳大利亚,中国(海南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台湾省),斐济,印度,印度尼西亚,印度太平洋,日本,马达加斯加,马来西亚,毛里求斯,密克罗尼西亚,新喀里多尼亚,帕劳,巴布亚新几内亚,菲律宾,红海,所罗门群岛,萨摩亚,新加坡,索马里,泰国,瓦努阿图,越南,西太平洋

经常在热带和亚热带水域潜水的潜水员,有非常大的几率会遇到它,所以应该学会如何识别和躲避这种生物。

如何分辨

火珊瑚很狡猾——它把自己伪装成规则的珊瑚形状,经常被误认为是海藻。火珊瑚的形态多样,分为支型,扇形,皱褶型等。因为火珊瑚很容易与其他珊瑚混淆,所以颜色是鉴别它们的好方法。大多数火珊瑚呈棕黄色或棕绿色。它经常有白色的尖端。

大多数火珊瑚都有可见的毒刺。细心的潜水者如果近距离观察,可能会注意到这种珊瑚透明的、毛发状的刺,就像微小的仙人掌刺一样,从火珊瑚中伸出来。事实上,刺是很难看到的,这也是潜水员经常被火珊瑚刺的原因之一。潜水员可能认为自己离火珊瑚有几毫米远,但实际上,他已经碰到了微小的刺。

火珊瑚从远处看起来表面光滑,很像是普通硬珊瑚,但火珊瑚所在的属叫做Millepora–“thousandpores”,也就是有上千个孔的意思。水螅虫平时都藏在这些孔里面。珊瑚体表面的这些孔分为两类,消化孔(gastropores)和触孔(dactylopores),里面各是不同功能的水螅虫。

仔细来看图就会发现表面有一层绒毛,碰到这些绒毛就会引发触孔中作用于捕猎和攻击的水螅体(dactylozooids)释放毒性,触孔水螅体里面有带有毒性的刺细胞,用来毒晕猎物,然后再被消化孔水螅体吞食和消化。通常一个消化孔周围有5-9个触孔。还有一点和真珊瑚相似的,除了可以捕食外界食物,火珊瑚组织内也有依靠光合作用为它们提供能量的共生藻。

水螅类生物的生命周期一般都会有这两种主要形态:水螅型和水母型。它们的一生就在这两种形态之间循环。火珊瑚的生殖过程要比一般造礁珊瑚复杂一些,组成火珊瑚的水螅虫可以无性繁殖,生出和水母非常相似的水母型,与固定不动的水螅形态不同,水母形态在水中自由生长游动。等到水母型长大成熟,具有了生殖器官,就可以在水中释放精子和卵子,受精后的卵子变成浮游幼虫,随波漂到自己喜欢的地方定居,长成年幼的水螅虫,再逐渐发展成水螅群落。

火珊瑚喷卵被刺征兆和症状

火珊瑚造成的伤口会出现皮疹或红色的伤痕,并伴有数小时灼热感,非常痛苦。

火珊瑚刺痛可能很难诊断,因为它们在接触后半小时才开始发作,有时过敏反应会延迟一、两天才会出现。疹子可能会持续几天且导致淋巴腺肿大。

火珊瑚割伤引起的开放型伤口是最严重的情况。伤口边缘的组织可能由于毒素而坏死。开放型伤口需要密切观察,以免造成软组织感染。

:下图可能引起身体不适反应,非战斗人员请紧急避让!

治疗火珊瑚刺痛1清洗患处用海水或干净的盐水清洗伤口,不要用淡水冲洗,会增加痛感(如果皮肤中还有残留的刺细胞,盐度的突然改变会刺激它们再次释放毒素)。2检查残留物看是否还有珊瑚残留物,若有可以用镊子拔除。3用醋擦拭外用醋酸(醋)或异丙醇擦拭患处。红疹可能会扩散,不要挑破,自然干燥。4固定肢体固定肢体,减少运动,运动可能会导致毒液扩散。5药物治疗

根据瘙痒的程度,需要使用氢化可的松软膏,如有感染迹象,应立即停止。如果没有过敏反应的迹象,疼痛可以通过非处方止痛药缓解,如布洛芬。如果创面较大还是建议去看医生。

如果潜水员出现呼吸短促,舌头、脸或喉咙肿胀,或其他过敏反应的迹象,需要并立即就医。(虽然比较罕见,但是严重的过敏确实会发生。)

6管住手后期也会一直感觉灼痛或瘙痒,忍住不要去抓!如何防止被蛰

1.练好中性浮力!为防止火珊瑚刺痛,潜水时候应尽量远离暗礁,避免意外接触。许多表面上无害的暗礁隐藏着火珊瑚。

2.在海里面什么都不要摸!不触碰海洋生物,不单单是保护海洋环境,更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3.穿全套潜水衣!即使是在温暖的水温条件下也尽量穿湿衣或薄款的水母衣。(BTW,我至今都搞不懂穿比基尼潜水的集美是咋想的?)

你点的每个赞,我都认真当成了喜欢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huash.com/shfz/426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