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家七宝是什么都代表什么意思

第一名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150911/4694654.html

在佛经中,不同的经书所译的七宝各不尽同,鸠摩罗什译的《阿弥陀经》所说七宝为金、银、琉璃、珊瑚、砗磲、赤珠、玛瑙;玄奘译《称赞净土经》所说七宝为金、银、吠琉璃、颇胝迦、牟娑落揭拉婆、赤真珠、阿湿摩揭拉婆;般若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珊瑚、琥珀、砗磲、玛瑙;法华经所说的七宝是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珍珠、玫瑰。

佛家七宝意义

金银

金代表一种健康,许多请回家的菩萨要铸金身,表示“金身护体,百病不侵”,代表健康长寿之意,银同样也代表健康长寿同时银还是避邪之物,银代表着“佛祖”的光芒,刚出生的小孩带银饰就是祈求平安,健康之意,此外金有旺财的意思,如果是许了愿给菩萨,灵验后要给菩萨镀金身,这里有“真金不怕火炼”一说。

琥珀

用琥珀修持可以帮助人产生定力,是佛教中为修行的人加持赐福的宝物。佛和菩萨都是为人除灾去难的,琥珀也是佛赐给人的一种礼物,让它了却人心理和身体的病苦。琥珀是经过了千百万年蕴育而成的宝石,用琥珀作为佛教七宝之一,也是为了说明要想得到佛的真传,是要经过很长时间的修行,要经得起考验才能渐渐开悟。

蜜蜡

不同颜色的琥珀药效也不同,红褐色治疗心脏,肾脏。金色治疗肝病,蓝珀可以延防衰老,每个琥珀都有佛祖了却众生平安大愿的佛心。静心:佛教修持“戒、定、慧”三学,以“戒为基,因定生慧”,琥珀帮助修行人定心,增长智慧,生出禅定心境。誓愿:琥珀里的包裹体万年不变,佛祖誓度众生的宏大愿望。喻意誓言永不改变,是永恒的象征,善男信女用琥珀祈福,获得一世的吉祥,福运。

(蜜蜡是琥珀的一种,在物理成分和化学成分上都和琥珀没有区别,只是因其"色如蜜,光如蜡"而得名。)

水晶

佛教与水晶有着不解之缘。佛界有三宝:佛、法、僧。佛教有七宝:金、银、琥珀、珊瑚、砗磲、琉璃、玛瑙。尽管不同的佛教经书对佛教七宝的记载略有悬殊,但水晶始终名列其中。

砗磲

在佛教界中,所谓砗磲者,指深青或紫色的矿石或玉石,代表石类中的某种珍宝之意,并非杀生取壳作为念珠或供养佛菩萨之物品。砗磲深受许多师父及信徒们的喜爱。颜色漂亮的砗磲手珠,除了可做装饰外,佩戴在身上也可避邪保平安。

赤珠

即赤真珠,所见实物一般为红珊瑚珠。《大智度论》卷十云:‘真珠出鱼腹中、竹中、蛇脑中。’《佛地经论》卷一云:‘赤虫所出,名赤真珠,或珠体赤,名赤真珠。’真珠普通呈薄鼠色、灰色,赤珠则指珠之稍带赤色者。纯赤色之珍珠极其难得。通常用红珊瑚珠代替赤珠。

玛瑙

玛瑙在东方,被称为佛教七宝之一。有记载说由于玛瑙的原石外形和马脑相似,因此称它为“玛瑙”。不论在旧约圣经或佛教的经典,都有玛瑙的事迹记载,玛瑙以其色彩丰富、美丽多姿而被当作宝石或作工艺制品。

佛家为何提倡戴七宝

佩戴金饰,一方面不会让皮肤过敏,可以护肤养颜,令一方面可以镇精神,坚骨髓,通利五脏,具有消炎抗氧化的保健作用,是佛家七宝中健康的代表。佛教认为,经常佩戴黄金饰品,可以让人获得平安和财富这两种福缘。

长期佩戴银饰,不但可以杀菌,还可以促进身体毒素的排出,佛教认为,白银可以驱邪避凶,代表着健康长寿,象征着清净、智慧,经常佩戴白银可以让人获得健康和安乐这两种福缘。尤其对于刚刚出生的婴儿,给其佩戴一颗银饰,可以辟邪去灾,保佑自身。

琥珀

琥珀,确实因为其内含有铁钙和其他微量元素,长期佩戴可以被人体吸收,有助于人安神定性,尤其对神经衰弱,经常失眠的人功效颇佳。所以,佛家认为经常佩戴琥珀,可以获得健康、诚信和修为三种福缘。

砗磲

砗磲具有安神定惊、凉血降压的作用,可以保护身体,消灾解厄。尤其,作为天然有机宝石,砗磲含有铁锰锌等众多的微量元素,长期佩戴可以提高人的免疫力,所以被佛家认为是最为圣洁的珍宝,经常佩戴可以让人获得辟邪和健康两种福缘。

琉璃

在佛教里,琉璃是一种千年修行的人格与精神境界的象征,佛经有言:身如琉璃,内外明澈,净无瑕疵!佛家认为,经常佩戴琉璃,可以让人获得怯病、坚韧和灵感三种福缘。

珊瑚

珊瑚自古便是一味名贵的中药材,具有明目、止血的功效,可以安神镇静,美容养颜,尤其在预防经痛等妇科疾病上有奇效。在佛教当中,珊瑚也是被用作佛珠相对较多的一个品类,佛家认为经常佩戴珊瑚,可以让人获得智慧和高贵这两种福缘。

玛瑙

经常佩戴玛瑙,一是可以活血通络,促进新陈代谢,一是可以活化内脏,预防便秘,再者可以让人心情舒畅,舒缓心智。佛家认为,经常佩戴玛瑙,可以让人获得吉祥、勇敢和长寿这三种福缘。

珍珠

经常佩戴珍珠,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延迟皮肤衰老,具有美容护肤的功效,在佛教看来,经常佩戴珍珠,可以让人获得健康和圆满这两种福缘。

佛经中的其他宝物

宝台

指以珍宝严饰之台。如经中云:观世音菩萨与得大势菩萨为率八十亿眷属往诣佛所,乃以神通力各化现四十亿宝台,诸台皆纵广四十由旬,分别饰以金、银、琉璃、颇梨等珍宝,及钵昙摩、拘勿头、分陀利等诸花,台上复有玉女,或奏各种乐声,出微妙之音,或执各种香,或持一切花。又于宝台之上置狮子座,座上皆有化佛,端严殊胜,无可为喻。

宝幢

又称法幢,即庄严佛菩萨之旗帜,常以诸多宝物严饰。根据《大日经疏》卷五载,由于幢上置如意珠,故称宝幢。《观无量寿经》中亦说:“于其台上自然而有四柱宝幢,一宝幢如百千万亿须弥山,幢上宝缦如夜摩天宫,复有五百亿微妙宝珠以为映饰。”

宝树

指珍宝所成之树林,于各佛刹土中常见。如《无量寿经》卷下中说:“四方自然风起,普吹宝树,出五音声,雨无量妙华。”宝树也指生于帝释天喜林园的劫波树(梵名kalpa),能应时而出衣裳、饰物等一切所需之物,所以有宝树之称。此外,于密教金刚界法中,以宝树为十七杂供养之一。

宝塔

一般指佛塔,另也指以珍宝严饰之塔。根据《法华经.见宝塔品》记载,有七宝塔在佛陀之前,由地下涌出,住于空中,有五千栏楣,千万龛室,饰以无数之幢幡,并悬垂璎珞、宝铃等;诸幡盖系以金、银、琉璃、砗渠、玛瑙、珍珠、玫瑰等七宝合成,且塔之四面皆出多摩罗跋旃檀之香。

宝阶

指以珍宝做成之阶梯,即指释尊从忉利天回返人间时所用的宝阶。据《大唐西域记》卷四记载,该国(劫比他国)都城以西二十余里处有大伽蓝,伽蓝大垣内有三宝阶,南北列而东面下,是如来于三十三天(忉利天)说法后,降还世间时所用。其时,天帝释以神力化现黄金、水晶、白银等三座宝阶,释尊即由中间之黄金宝阶降世。

宝华

指各种至妙珍宝所成之妙花。《法华经.譬喻品》中说:“若欲行时,宝华承足。”又宝华丛集无数,称为宝华聚。《法华经.见宝塔品》中说:“以天宝华聚,散多宝佛及释迦牟尼佛上。”

宝座

指以宝玉严饰之莲花座。一般称诸佛之座为莲花座,又多以七宝装饰,故称宝莲花座,或称宝座。据《文殊菩萨佛刹庄严经》卷上所述,如来以神通力,随按足之处涌出宝莲花,大如车轮,以白银为茎,黄金为叶,吠琉璃宝为须,于此花台中,有化菩萨结跏趺坐。又于雕像或画像中,常将莲花座之莲瓣做宝珠形如大日如来、地藏菩萨等诸尊之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anhuash.com/shfz/1007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