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至少要有两次冲动,一为奋不顾身的爱情,一为说走就走的旅行。很多事情就像是旅行一样,当你做出决定并迈出第一步的时候,最困难的那部分其实就已经完成了,所以,勇敢点!走出彭州、走出四川、走出中国吧,去看看不同的世界,跟自己。那个梦想中的自己,那个曾经丢失的自己,那个豁然开朗的自己……然后在世界的某个地方相聚,开怀。
旅行二月下旬一个普通的黄昏,咖啡馆温暖的灯光冲淡了窗外的寒意。黑咖啡还依稀留着点点余温,桌上的几本《LonelyPlanet》短短几天竟被翻得有些卷边了,新西兰OR斐济?选择困难症晚期的我又一次在心里打起了鼓。是追寻指环王的魅影还是重温《青春珊瑚岛》的剧情,无法抉择的我在“折磨”自己两周后最终决定拿起电话,拨通了远在异乡的一位挚友的电话。片刻,电波那端便传来了略显疲惫的声音:“我在骑车环行洱海呢,去斐济吧,斐济对中国游客免签。”……
人生总是充满着戏剧性,“免签”的现实诱惑瞬间击败了文艺情怀,在香港飞往南太平洋岛国的航班上,我脑袋里诡异地不断浮现出《银河系漫游指南》的荒诞剧情。阳光渐渐从机翼的尾端滑落,没入那神秘而厚重的云层中。显示屏上空客的飞行轨迹一点点延伸着,浮躁的心逐渐平静下来,后座一位德国大爷在用标准的德式英语跟菲律宾小伙聊着天,而前座的香港姑娘已沉沉坠入梦乡。
“我们从世界的各个角落汇聚,又将在明天太阳升起时各奔东西,不同的思维、不同的价值观,却都将留下同一段专属于斐济的旅行记忆。世界很大,又很小,也许指的便是这擦身而过的缘分吧。”天高地迥,绝宇宙之无穷。良久,我收回思绪,升起遮板,舷窗外一片澄澈,星光漫天。
踏上斐济的土地,高大茂密的椰子树,五彩缤纷的珊瑚群,清澈的湛蓝色海水,柔软的白色沙滩,挂历中的美景随处可见,扑面而来。BULA!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串精致的贝壳项链,让远道而来的旅人瞬间融入了这个美丽的国度。皮划艇、浮潜和橄榄球,是每天的必备“功课”,而独坐一隅,听惊涛拍岸,观潮起潮落,则是晚餐后最为惊艳的一道“甜点”。
清晨,我们一起奔向码头,扬帆出海,度假村里没有“中国人”、“澳大利亚人”、“爱尔兰人”等国籍标签,只有旅行的伙伴。
一周的斐济时光如白驹过隙。在飞速航行的亚萨瓦飞行者号游轮上,依着栏杆,眼中的群岛渐渐被抛在身后,我突然想起布鲁克导演的纪录片《星期六地图》——AMapofSaturday来,背包客们在旅行中寻找生命的意义。
当旅程延续,不断地遇到不同的人,不断地与人说再见,不断地看到新东西,不断地与别的文化碰撞,不断地在地图上插旗,最终,他们找到了真实的自己。行走在斐济,一个与故乡山川万里之遥的南太平洋岛国,这块本应陌生的土地在脚步的丈量中变得熟悉。熟悉的竟不是风景,而是自己。
“泥嚎!桑污嚎!(你好!上午好!)”古灵精怪的服务生西蒙用我教过他的几句彭州话“成功”问候了新来的日本游客,阿瓦一个大脚将橄榄球挂在了酒吧门前那颗大树上,落叶纷纷。大风吹起了山顶餐厅的桌布,惊起一片欢快的笑声。印度出租车司机开着车载音响呼啸而过,犹太大妈头戴遮阳帽不紧不慢地捡着贝壳……当你见过了世界上最美丽的风景,你的内心会被洗成一片空白,自由而宁静。行走斐济,在地球的另一端,邂逅了最真实的自己。
文/图胡洋统筹/原来
亲,读完文章,记得在页面最下方点赞哦!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