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间医院专业 http://wapyyk.39.net/hospital/89ac7_knowledges.html
来自地质GIS帝国
文章转载自美篇网友老村长,本文撰写中参考引用了《中国测绘史》第3卷(测绘出版社,)、《中国军事百科全书·军事环境》(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中国的军事战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年5月)等相关文献资料,版权归原作者及刊载媒体所有。
三沙市政府所在地永兴岛老照片
(来自互联网)
南海诸岛与大陆坐标联测
作者:老村长
年9月23日于北京
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而测量和公布国家领土重要地理数据是国家行使领土主权的一种体现。自年以来,中国先后对南海诸岛与大陆坐标进行了多次联测,为实施南海诸岛测绘、海洋资源开发、海洋权益维护、海上交通运输和海防建设等提供了统一的控制基础。
三沙市地图
(来自互联网)
中国人民最早发现并管辖南海诸岛
南海诸岛,是中国在南海中诸多岛屿、沙洲、暗礁、暗沙、暗滩的总称。北起北卫滩,南至曾母暗沙,东起黄岩岛,西至万安滩,南北延绵公里,东西横跨多公里,包括东沙、西沙、中沙、南沙四大群岛,有岛、洲、礁、沙、滩余个。行政上,东沙群岛属广东省管辖,西沙、中沙、南沙群岛属海南省管辖。
南海诸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早在公元前2世纪西汉武帝时,中国人民就开始在南海航行,在长期的航海实践中最早发现南海诸岛,并连续不断地对其进行开发和经营。中国历代政府对南海诸岛进行了管辖。北宋(公元~)时期,朝廷派水师去西沙群岛巡逻。元世祖至十六年(年),天文学家郭守敬主持规模空前的四海测验时,在黄岩岛设立测量点。明、清时期,西沙、南沙群岛均属广东省琼州府所辖。清康熙四十九至五十一年(~)间,广东水师在西沙群岛一带海域巡逻。光绪九年(),德国对西沙、南沙群岛进行调查测量,清政府提出抗议后,德国不得不停止调查测量。宣统元年(),广东水师提督李准和副将吴敬荣、刘义宽率水师官兵余人,分乘伏波、广金、琛航3艘军舰巡视西沙群岛,查明岛屿15座,并在永兴岛上升旗鸣炮,重申主权。
~年,中国政府组成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专门审定南海诸岛各岛名,编印《中国南海各岛屿图》,明确标绘东沙、中沙、西沙、南沙群岛属中国版图。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于年侵占了西沙和南沙群岛。年日本投降后,中国政府于年11~12月派高级官员,乘军舰分赴西沙和南沙群岛接收,在岛上举行接收仪式,并立碑纪念,派兵驻守。
20世纪80年代中国海洋勘测队队员赴黄岩岛进行科学考察
(来自互联网)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政府多次发表严正声明,重申中国对南海诸岛拥有不可争辩的主权。年3月,广东省海南行政区在西沙群岛永兴岛设立西、南、中沙群岛办事处,年3月改称广东省西、南、中沙群岛革命委员会。年10月,设立广东省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为广东省人民政府派出机构。海南省成立后,该办事处成为海南省的派出机构。年7月,撤销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办事处,设三沙市(地级)。年,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要求,中国政府在南沙群岛永暑礁建立海洋观测站。从年1月开始,中国人民解放军先后进驻南沙群岛的永暑礁、赤瓜礁、渚碧礁、华阳礁、南薰礁、东门礁、美济礁等,并竖立主权碑,行使捍卫南沙群岛主权的职责。
中国台湾当局一直派军队驻守在东沙群岛的东沙岛和南沙群岛最大的岛屿太平岛。
初测西沙群岛
1年,为了保证海军舰艇巡逻西沙群岛锚泊待机,南海舰队司令部机动测量队首次赴西沙群岛永兴岛,测绘永兴岛锚地1︰比例尺水深图1幅。这是继英国年盗测该海区后,中国自行测绘的第一幅海图。
年1月,广州军区某测绘大队测绘人员在西沙群岛琛航岛进行平板仪测图
(来自军事测绘历史资料)
由于南海诸岛远离大陆,无法采用传统测量方法将国家大地网布测到这些地区,初期主要采用天文、三角等传统大地测量方法建立独立坐标系,为测绘南海诸岛及其海域提供控制基础。年12月至年2月,在海军司令部组织协调下,组成的综合测量组赴西沙群岛,采用基线测量、天文测量、三角测量、重力测量、地磁测量、潮汐观测等测量方法,建立了宣德群岛独立坐标系,为开展西沙群岛沿岸测量提供了控制基础。
年3月,广州军区某测绘大队测绘人员在西沙群岛中建岛执行测绘任务
(来自军事测绘历史资料)
年1月,海军南海舰队一部被迫对入侵的南越军队进行自卫反击作战,收复了被南越军队侵占的甘泉、珊瑚和金银三岛,维护了国家领土主权。为加强该地区的测绘建设,总参谋部指示海军和广州军区司令部,组织所属测绘部队协同进行西沙群岛紧急战备测图。据此,海军南海舰队某海道测量大队和榆林基地机动测量队,于1~4月采用基线、天文、三角等测量方法,建立了永乐群岛独立坐标系,并对西沙群岛相关岛礁沿岸进行了水深测量,测深里程公里,测绘1︰1万、1︰2万、1︰5万比例尺图6幅;广州军区某测绘大队采用平板测图方法,于1~3月测绘了27个岛礁、总面积7.49平方公里的1︰2万比例尺地形图,还调查收集了兵要地志资料。
年,海军南海舰队某海道测量大队海测人员在西沙群岛海域进行水深测量
(来自军事测量历史资料)
西沙群岛与大陆坐标联测
年8月,为适应军事、外交和经济建设的需要,总参谋部决定对西沙群岛与大陆之间、西沙群岛各岛屿之间实施坐标联测,并明确该项工作由海军抓总,总参测绘局直属部队、兰州军区某测绘大队、广州军区某测绘大队、空军某航测团等单位参加。
年11月,参加西沙群岛坐标联测部分人员出测前在湛江机场合影
(来自军事测绘历史资料)
年10月20~22日,海军司令部在北京召开了联测协调会,成立了以海军领导为组长,总参测绘局、南海舰队和广州军区领导为副组长的联测领导小组,审议了总参测绘研究所提出的雷达测量、天文测量和人卫摄影测量三种联测技术方案,明确了任务分工:雷达联测由总参测绘研究所、兰州军区某测绘大队和空军某航测团共同承担;天文测量由总参某测绘大队负责;人卫摄影联测由中国科学院南京紫金山天文台、云南天文台和总参测绘研究所共同负责;天文墩、观测台、地面标志设立由海军南海舰队某海测船大队负责。
年,兰州军区某测绘大队大地测量人员进行西沙群岛联测雷达测量(来自军事测绘历史资料)
根据协调会的安排,从参测单位抽调18人组成的测区调查组,自年11月5日起,对湛江、海南岛和西沙群岛的永兴岛、东岛、金银岛、中建岛,进行了历时22天的实地勘察,调查了联测所需的已有大地点分布及完好情况,了解了各岛屿之间的潮汐变化规律及水下礁盘位置、大小、数量等情况,选定了雷达地西台和人卫摄影观测站的位置,为完善联测技术方案和实施联测提供了第一手资料。12月31日,参测部队和人员在湛江集中后,总参测绘局局长张清化检查了测前准备情况。年1月3日,联测领导小组在湛江召开了扩大会议,决定成立联测指挥部,以加强联测中的组织协调。1月4日,联测指挥部在湛江召开出测动员大会,揭开了联测的序幕。
年,总参某测绘大队大地测量人员在西沙群岛琛航岛进行天文测量(来自军事测绘历史资料)
根据联测技术方案和实施计划,联测工作有序展开,至年5月完成野外联测工作。总参某测绘大队使用瑞士DKM3-A经纬仪,完成了永兴岛、石岛、东岛、珊瑚岛、浪花岛、中建岛、盘石屿、玉琢礁、北礁、觅出礁(华光礁)等10个天文点的测量。总参测绘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云南天文台,使用不同型号的人卫摄影仪,分别从永兴岛、南京和昆明对卫星进行同步摄影观测,共摄影次,其中同步成功97次,取得64次同步观测成果。总参测绘研究所、兰州军区某测绘大队、空军某航测团等单位,使用改装后的4部雷姆雷达,完成了4岛5礁共17条边的雷达联测和5个雷达地面台的坐标联测,并获得了33个岛礁的航空照片。总参测绘研究所对上述观测数据进行了处理,获得了西沙群岛10个主要岛礁基于年北京坐标系的大地坐标。广州军区某测绘大队还利用获得的航空照片,测制了西沙群岛1︰1万比例尺地形图和有关岛礁的像片镶嵌图。
年,总参测绘研究所科研人员在西沙群岛协调各雷达地面台作业
(来自军事测绘历史资料)
这次西沙群岛与大陆坐标联测,共投入人,动用装备多,影响大。参测单位和人员密切配合,克服了天气炎热、蚊虫叮咬、设备老旧、飞行难度大等种种困难,出色完成联测任务,受到中央军委的表扬,测量成果在年全国科学大会上受表彰。
年7~8月,国家测绘总局测绘科学研究所和广东省测绘局合作,使用卫星多普勒接收机,对西沙群岛4个主要岛屿与大陆沿海地区3个国家大地点进行了联测,检核了第一次联测的精度。通过这两次联测,将西沙群岛已建立的独立坐标系统纳入年北京坐标系。
南沙群岛与大陆坐标联测
随着卫星大地测量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普及,为进一步实施南海诸岛坐标联测创造了有利条件。年6月,为了给南沙群岛海域测量和舰船导航定位提供准确的控制基础,总参谋部决定对南沙群岛的永暑礁、渚碧礁、东门礁、华阳礁、南熏礁、赤瓜礁六个岛礁与大陆和西沙群岛进行坐标联测。据此,总参测绘局组织总参测绘研究所、某测绘大队及第二炮兵某测绘大队、广州军区某测绘大队等单位,使用6台卫星多普勒接收机和2台GPS接收机,于当年9月12日至11月9日完成联测任务,获得了六岛礁基于年北京坐标系的高精度大地坐标。
年总参测绘局为南沙群岛联测参测人员送行
(来自军事测绘历史资料)
联测分两个阶段实施:第一阶段对南沙群岛六岛礁与西沙群岛永兴岛、石岛进行联测;第二阶段对西沙群岛永兴岛、石岛、珊瑚岛、金银岛与海南“鹿回头”和湛江“太平镇”二等三角点进行联测。为提高联测定位的精度,还测量二等天文点、二等重力点和加密重力点各两点。最后,总参测绘研究所完成所有观测数据的内业平差计算,联测定位精度优于1米。依据联测成果,广州军区某测绘大队对西沙群岛原有的个大地点及海控点进行了改算,编纂了《西沙群岛、南沙群岛大地控制点成果表》,供有关部门使用。
年大地测量人员进行南海诸岛与大陆定位联测
(来自《中国测绘史》第3卷,测绘出版社)
南海气象条件复杂异常。联测期间,连续受到八次台风袭扰,海上风大浪高,给测量工作带来很大困难。参测人员克服了远航晕船呕吐,不畏狂风恶浪,顶烈日,争分夺秒,昼夜工作,确保了卫星多普勒联测定位、天文测量、重力测量优质超额完成。海军南海舰队某侦察船大队给予了及时有力的保障。总参谋部和总参测绘局领导对联测高度重视,专程赴西安为参测官兵送行。12月3日,总参谋部致电表彰参测部队。
南海诸岛GPS定位测量
9~年,国家测绘局、国家海洋局、国家地震局等单位合作,采用GPS定位测量方法,对南沙群岛岛礁进行了联测和定位测量,建立了与国家天文大地网相统一的南海诸岛大地控制网。
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运用卫星大地测量技术,对南海诸岛进行了多次GPS定位测量,进一步提高了岛礁坐标的精度,为加强南海地区基本测量和海防建设提供了可靠的控制基础。
年,总参某测绘大队大地测量人员在南沙群岛半月礁进行GPS观测
(来自军事测绘历史资料)
年3~7月,总参测绘局组织总参某测绘大队、海军南海舰队某侦察船大队等单位,实施全国GPS一、二级网南海诸岛网点的布测,完成了永兴岛、珊瑚岛、中建岛等岛礁5个GPS一级点,金银岛、东岛、永暑礁等岛礁7个GPS二级点,以及盘石屿、浪花岛、玉琢礁、黄岩岛等岛礁13个海控点的GPS测量任务,实现了南海诸岛与全国GPS大地网联网,进一步提高了岛礁坐标的精度。此次测量,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登上黄岩岛,建立了测量标志,宣示了国家领土主权。
年,大地测量人员在海南岛进行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GPS观测
(来自军事测绘历史资料)
~年,国家地震局、中国科学院、国家测绘局和总参测绘局共同建设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根据任务分工,测绘部队完成了永兴岛基准站和永暑礁、渚碧礁等区域站建站和观测任务,使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延伸到南海诸岛,获得了该地区地壳运动的大量数据资料。
后记
南海自然资源丰富,又是东西交流的主要航道,有着重要的地缘战略意义。20世纪70年代以来,南海周邻几国对南沙群岛相继提出主权要求,并非法侵占了一些岛礁。近年来,个别海上邻国在涉及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问题上采取挑衅性举动,一些域外势力也极力插手南海事务,海上维权斗争将长期存在。南海诸岛自古以来是中国的领土。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对南海诸岛进行的这些坐标联测,对于完成中国领海基本测量、国家海洋资源开发、海洋权益维护和海防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还需大力加强南海地区的基础测绘建设。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