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白癜风医院 https://news.sina.cn/gn/2017-04-26/detail-ifyetxec6600750.d.html
远在海洋底部的珊瑚,其实是由无数小虫子组成的生命体,它们活着的时候似乎就只有好看一个作用,那假如全世界的珊瑚都死了的话,能对我们普通人产生什么影响呢?
因为全球变暖和环境污染等问题,澳大利亚的大堡礁在过去20年里出现了多次严重的珊瑚白化危机,温度最高的年,大堡礁甚至有91%的珊瑚都出现了白化现象。
在大堡礁同一个地方拍摄的对比照片
根据澳大利亚研究院的评估,至年间,大堡礁珊瑚数量减少了50%以上。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世界上25%至50%的珊瑚礁已被破坏,这种情况持续下去,到年,所有珊瑚礁都将死亡。
真到了那时,海底会遍布“森森白骨”,但话又说回来,远在大海深处的珊瑚死了多少,跟我们普通人有什么关系呢?
珊瑚的生命之旅:从海底精灵到海洋的心脏在海洋表面之下,隐藏着纹理清晰、色彩斑斓的珊瑚礁景观。这些充满活力的水下城市支撑着多达种不同种类的硬珊瑚,是许多海洋生物的家园。
珊瑚礁的生长需要数千年的时间,这要归功于数以百万计的微小珊瑚虫个体。
珊瑚虫是一种很神奇的动物,它们的群居是真的将身体连在一起——珊瑚虫们的骨架和小肠系统会连接起来,形成一个群体珊瑚,它们会有很多张“嘴”,但共用一个胃。
为了自我保护,珊瑚虫会用触手捕获海洋里的微小生物,吸收矿物质来建造外壳、保护身体。
在这个过程中,它们分泌出碳酸钙外骨骼,形成硬珊瑚群,而硬珊瑚是珊瑚礁的构成要素。
软珊瑚则在崎岖的硬珊瑚山中弯曲摇摆,是鱼类、蜗牛和其他海洋生物的又一家园。
这个生态系统充满了生命的蓬勃活力。实际上,在地球上所有的生态系统中,珊瑚礁拥有最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也是最为复杂和珍贵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
然而,由于气候变化、全球变暖、珊瑚病以及一系列环境污染问题,珊瑚正面临着巨大生存危机。
从缤纷到白骨:珊瑚世界的白化、死亡和退化对于珊瑚礁来说,海洋变暖是它们的致命伤,因为海洋温度升高是珊瑚白化的主要诱因。
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为啥健康的珊瑚颜色会如此斑斓?
那是因为,在珊瑚虫体内寄居着珊瑚藻,这些微小的藻类通过光合作用为珊瑚提供所需的能量和氧气,同时也赋予珊瑚礁丰富的颜色,让它们看起来很美。
所以啊,如果珊瑚藻不行了或者离开了,珊瑚自然会掉色。那什么情况会让珊瑚藻玩完呢?
高温、光照不足和污染,都是主要原因。
海洋变暖、海洋污染,都是罪魁祸首,它们会逼走或逼死珊瑚藻,让珊瑚体失去颜色,变成白骨一样的白化珊瑚。
这时的珊瑚看起来苍白无力,但并不等同于死亡。不过如果白化一直持续下去,珊瑚虫没法获得养分,那死亡也是早晚的事。
尽管珊瑚白化是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但它并不一定意味着珊瑚就此消失。在某些情况下,珊瑚可以从白化中恢复过来,重新建立与共生藻类的关系。
然而,这个过程需要时间,并且成功的机会并不总是很高。
不幸的是,白化问题只是珊瑚世界中的冰山一角。珊瑚退化是更加严重的问题,它包括了珊瑚白化和死亡,以及珊瑚结构的损害和衰退。
退化的珊瑚,骨架变得脆弱、容易破损,最终导致珊瑚礁的死亡。与白化不同,退化通常是不可逆转的。珊瑚礁一旦退化,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崩塌,生物多样性也会降低。
年,大堡礁北部的宝石礁还是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好像《海底总动员》照进现实:
可年,宝石礁退化衰败之后,周围早已不见游鱼身影,仿佛一座死寂鬼城。
珊瑚世界之殇,亦是人类之殇珊瑚礁的白化、退化不仅会毁灭海底的生态环境,也会毁掉很多人的人生。
珊瑚礁虽然看起来不起眼,却是许多沿海社区赖以生存的基础。几乎所有浅海生物的生存都和珊瑚礁有直接的关系,完整的珊瑚礁还能阻挡海啸的形成,从珊瑚虫和珊瑚藻里还能提炼出救命的药物……这样算下来,全球有超过10亿人直接受益于珊瑚礁。
除此之外,珊瑚礁还是真正的招财树、聚宝盆,单说全球旅游业,就能靠珊瑚礁怒赚亿美元,约合亿人民币。在沿海开发和商业渔业等相关领域,珊瑚礁更能创造源源不断的价值。
所以,如果有一天,我们真的失去所有珊瑚礁,那会有多少人失去饭碗啊!
就像前文所说,珊瑚礁用不到1%的占地面积,为25%的海洋生物提供栖息之地,如果珊瑚礁消失,很可能引发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崩溃,影响到许多其他海洋生物的生存,许多鱼类将失去安全的繁殖地,渔业资源枯竭,渔业崩溃;
白化、退化的珊瑚礁也不再具备观赏价值,生态旅游不复存在,全球数百万相关从业者可能失去生计,对相关地区以及全球经济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
不过到那时候,钱不钱的已经不太重要了,因为大家估计得先想想怎么保命。
首先,珊瑚礁是地球上最重要的氧气生产者之一。它们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维持了海洋生态系统的氧气水平。这不仅有益于海洋生物,也有助于维持全球氧气循环。
如果珊瑚礁不复存在,地球上就少了一个重要的氧气加工基地,全球生态环境势必被影响。
除此之外,珊瑚礁也一直默默保护着沿海地区,它们可以减缓风暴潮汐对海岸线的冲击,保护沿海陆地免受洪水和海啸的侵害。
一旦失去珊瑚礁的保护,沿岸地区将变得更加脆弱,容易受到风暴潮汐和海平面上升的威胁。这可能导致更多的自然灾害和财产损失。
珊瑚保卫战,努力进行时对于人类来说,这无疑是一场浩劫。
幸运的是,人们已经意识到了珊瑚礁的重要,并开始采取各种措施来扭转珊瑚礁的衰退。
世界各地都开始尝试珊瑚拯救行动,科学家们正在积极研究珊瑚礁的人工修复方式,在海中“种植”珊瑚,并尽己所能给珊瑚安排一个更宜居的环境。
年,为延缓大堡礁珊瑚白化速度,澳大利亚科学家就曾尝试将海水喷洒到空中制造“海水云”,为珊瑚礁遮挡阳光。
而当人类努力时,珊瑚也没放弃自救,一些珊瑚通过吸收天然耐热藻类进行自愈,幸存的珊瑚群体也在努力提升对高温的适应能力,只不过,它们还只是能适应升高了1℃的海水,如果未来海水持续变暖,它们也未必能受得了。
除了科学家的探索和珊瑚的积极自救,我们普通人也可以成为珊瑚护卫队里的一员。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减少塑料的使用,做好垃圾分类,不乱扔垃圾,因为这些塑料如果流入海洋,很可能成为伤害珊瑚的致命武器。
相关科学家曾在媒体采访时表示,研究发现受到塑料垃圾污染的海域,珊瑚礁患病几率由4%上升至89%。
在海南三亚蜈支洲岛海域,工作人员在海底清理缠绕在珊瑚上的渔网和绳子
此外,如果我们去海边有用或者潜水时,最好用物理防晒代替防晒霜,因为防晒霜里的化学物质会给珊瑚等海洋生物造成致命伤害。
除此之外,最好不要购买珊瑚类制品、装饰品,毕竟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让珊瑚礁成为无数海洋生物的家,才是它们最该拥有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