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治疗微信群 http://nvrenjkw.com/nxzx/5717.html
人们常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生活在东山岛上的人们,也过着靠海吃海的美满生活。
这里有着富足的海产品资源,开设了许许多多海上养殖牧场,人们与大海和谐共处,在潮汐翻涌与日月更迭的年华岁月中,共存着不少关于海的故事,记录人间烟火。
生活在海边,我们见过贝壳制的碗和风铃,见过海螺形状的笔筒,这座小岛上,渔民生活之歌总是展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但除此之外,这座美丽的小岛上还保留着很多百年以前的古老回忆,像泛黄的书页易折易碎,它泛着尘埃,却仍熠熠生辉。
说过剪瓷雕,东山岛还有一种雕刻技术让人叹为观止,那便是海柳雕。
海柳即黑珊瑚,系珊瑚科的一种,它以吸盘固定在海底礁石上,外形相像于柳树,树干呈黑褐色或棕褐色。枝干粗密,质地坚硬,具有很强的耐腐蚀性。
东山岛的海柳雕有着悠久的历史溯源,如西埔镇官路尾村的宋代古墓中就曾发现过用海柳雕刻的手镯、酒杯。
海柳通常生长在三十米以下的海底,茂盛的海柳宛如一片深不见底的海底森林,因此人为采摘十分困难,大多由渔民出海捕鱼时捞到断裂的一枝半截,愈发珍稀。
在海柳上雕刻怎么会是一件容易事?
匠人搜罗而来的野生海柳上,大多会附着着贝壳、砂砾等杂质,在进行雕刻准备工作时,就需要细致地将杂质清除,才能用电笔刀在坚硬的海柳上进行雕刻。
▲海柳雕前期准备:画稿
雕刻的线条要求流畅,需要足够的耐心与技艺,构思、画稿、打坯、粗雕、精雕、打磨,前后涉及十几道繁复工艺,还需要保留海柳基本的纹理和形态。
▲海柳雕初步定型:打坯
“金玉可贵,海柳难求”,海柳的生长速度极其缓慢,一年只能长出几毫米,而半米高的需要等待近百年的光阴。
在如此珍贵的材料上进行创作,一旦开始雕刻,便很难回头,需要精准地把握海柳的取舍,考验的不止有匠人的手艺,更有坚持和毅力的延续。
热爱海柳雕的东山岛匠人,一年之中花费漫长的时间去寻找两三根残枝的收获,虽然漫长,更看机遇,但这并未泯灭每一位海柳雕手艺人传承的决心。
海柳点点洒落,但雕刻的形象却栩栩如生,一件件精美的作品在手中诞生,一块块珍贵的海柳妙笔生花。
东山岛的匠人在春秋岁月里倾注了时光与专注,用电动雕刻笔与五花八门的夹头,在一枝素色的海柳上烙下荷塘月色。
一件作品的背后,是许多手艺人日积月累的心愿与真挚。
在海洋文化鲜明的东山岛,海柳雕的美,逐渐成为了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它是组成东山岛的一部分,也是这座海岛上经久不衰的文化瑰宝。
“想要传承下去,想要更多的人来了解。”是每一位苦心打磨的匠人心中怀抱的梦想,东山岛海柳雕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陈佛顺先生曾说,“我只想把海柳雕刻的根留在我们东山。”
一段珍贵的海柳之上,刻下的并不只有玲珑精巧的弥勒佛笑和九龙吉祥。
我们知道,它刻下的还有这悠然的东山岛上,一笔一划的初心未泯,一笔一划的执念漫长。
(免责声明:文中素材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及《探索发现》纪录片之《匠人·匠心》,如有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